中国经济网上海3月25日讯(记者 李治国) 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投贷联盟日前正式成立。这是上海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举,将探索建立科技投融资新机制,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解决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调动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及担保机构为中早期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上海华拓医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贷联盟首批受益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获得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1000万元融资。
这一投贷联盟是由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发起,由从事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投融资业务的相关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担保机构等自愿组成、实行自律管理的组织。投贷联盟今后将主要服务于有融资需要的、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的杨浦区中早期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投贷联盟通过信息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组合拳。”上海杨浦区金融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杨浦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兴起,目前已达到3500余家。但这些企业要做大做强,融资难是最大瓶颈。“我们在与美国硅谷银行的接触中发现,风投机构对科技企业每投资1元钱,硅谷银行按照投资额的20%再提供配套贷款,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同时,硅谷银行还专门为风投机构提供贷款。”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表示,硅谷银行投贷联动模式为杨浦创新金融服务带来启示,于是试点推出银行、担保、再担保和政府政策性贴补参与的融资风险共担体系,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这一投贷联盟的基本运作模式是:对于已经引进股权投资的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金融政策以及银行内部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进行配比贷款,开展投贷联动。参加投贷联盟的商业银行在已经发放贷款的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中,筛选具有股权融资需求的客户,优先推荐给联盟内的投资机构,开展贷投联动。对属于政府重点扶持产业、有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发展空间大、具有优秀管理团队的科技型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借款,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企业以固定资产、股权、自有知识产权或其它资产作为抵押、质押或反担保措施,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将通过购买服务,引进风险投资咨询公司,对具有投融资需求的早中期科技企业进行先行筛选;以联盟成员为主,将建立银行、担保、再担保和政府政策性贴补参与的融资风险共担体系。
目前,上海杨浦区已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近年来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来服务科技创新,从破解担保难入手,先后推出了专项担保基金、中投保、差额担保、大学创业信用担保、统借统还等5种融资模式。4年来,帮助近千家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实现融资53亿元。其中,与商业银行合作的贷款抵押物价值放大倍数的差额担保,可放大到抵押物价值的200%,放大额度可以到200万元,使一大批由于抵押物价值不足而被银行贷款拒之门外的科技企业获得了贷款资金,企业融资门槛降低,银行融资规模扩大。
(责任编辑: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