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表示不排除外资创投参与管理可能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宣布与7省(市)设立20只创业投资基金,引来业界瞩目。记者日前从有关渠道获悉了此次20只创业投资基金在7省(市)的地区分布图以及主要产业投向,而部分参与设立及管理上述20只基金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名单也逐步浮出水面。
地区分布图曝光
20只创业投资基金分布于北京、吉林、上海、安徽、湖南、重庆和深圳共计7个省(市)。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上海设立的基金最多,达到了5只;其次是北京有4只基金;湖南有3只基金,其余的安徽、重庆、吉林和深圳各有2只基金。
有着深厚政府背景的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爱国介绍,上海创业投资公司在本次上海市设立的5只国家创业投资基金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他没有进一步透露其他有望参与管理基金的机构名单。
北京在本次20只创业投资基金中占据4个席位,具体为在新能源与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设立了4只基金,以推动地方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湖南省此次表现突出,设立的基金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湖南省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了3只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达到9亿元。
基金产业特色鲜明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上述7省(市)设立的基金主要投向行业的高新特征十分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区域优势。比如上海设立的5只基金将分别投向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信息等几大重点发展行业;北京的4只基金将具体投向新能源与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湖南省发起设立的3只基金则重点投向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西部重镇重庆市的2只基金,分别名为华犇电子信息产业创投基金和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资本规模为10亿元,两只基金将在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物色合适的企业,采用“投资+投智”的方式,不仅投入资金,还将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介绍客户、开拓市场等。
此外,安徽省的两只基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将主要瞄准合肥公共安全、芜湖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行业;吉林本次获得批准成立的2只基金分别投向了生物产业和汽车电子产业。
外资创投有望参与
按照安排,此次20只基金将聘请或委托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按照基金章程以市场化方式独立规范运作。随着工作的推进,参与基金发起成立和管理的部分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也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从深圳有关方面了解到,此次20只创业投资基金中,深圳市将设立2只,管理机构均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
而湖南此次设立的3只基金分别是:湖南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湖南纳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湖南新能源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吉林方面也有消息表示,未来该省的两个基金可能由两个专门公司来运作,且正在加快实施步伐。
由此可见,上述20只创业投资基金多数都会由专业的团队来管理。既然是市场化运作思路,那么外资创投是否有望参与管理这20只创业投资基金呢?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在目前披露的基金中还没有出现外资创投机构的身影,但若遵循市场化运作思路,外资机构不排除参与管理的可能,而发改委某权威人士对此说法也没有明确给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