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清科研究中心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正逐步摆脱金融危机时期所面临的募资困境,共有17支可投资于亚洲(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了36.78亿美元,同比去年一季度增加了约5倍。投资方面,私募股权投资总量略有下降,IT和机械制造行业投资领衔。
清科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从新募基金的币种来看,2010年第一季度有14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基金为人民币基金,延续了上季度人民币基金主导市场的态势。一季度上海浦东关于外资参与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的试点方案得到热议,其将参照QFII模式,通过设立类似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逐步减少外资机构参与设立人民币基金所遇到的政策性壁垒,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掀起外资机构设立人民币基金的热潮。另一方面,本季度有3支新设外币基金最终完成募集18.35亿美元,比上季度的20.90亿美元降低了12.2%,尚未恢复其应有的市场地位。
从投资方面来看,一季度中国大陆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尚处于行业调整期,交易活跃度及交易总额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疲软态势。一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共有36起投资案例发生,投资总额为9.72亿美元。投资案例数比去年同期的27起上升了33.3%、比上季度的41起则下降了12.2%;投资金额比去年同期的6.04亿美元上升了61.0%、比上季度的14.74亿美元则下降了34.1%。从行业分布来看,案例数最多的是IT行业,共有5起,机械制造行业以3.86亿美元引领其他行业,一直受资本追逐的连锁及零售行业本季度的投资则占比相对较小。
一季度共发生15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案例,其中,IPO退出依然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本季度以IPO方式退出的交易共有14起,占退出案例总数的93.3%。从退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一季度的退出案例中,连锁及零售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均有3起发生,合计占退出总数的40.0%。而其他行业上市分布较为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