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募资规模剧增 ,而IPO退出渠道则趋冷
本报讯 2008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创业投资基金(VC)在募资和退出上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PE、VC在募资额上出现剧增;另一方面,2008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创下3年来的新低。不过,就在IPO退出渠道整体趋冷的情况下,境内上市退出的企业数量3年来首超海外。
IPO退出渠道趋冷
清科集团最新发布的《2008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18.30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3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3年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受《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恶化影响,2008年有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IPO表现清淡,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回落。113家境内外首发上市的企业中,仅有35家VC或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合计融资34.20亿美元,上市数量较上年减少59家,融资额较上年缩减90%。
不过,与境外IPO退出数量下降相比,境内资本市场为PE、VC投资机构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退出渠道,上市退出的企业数量3年来首超海外市场。2008年,23家具有VC和PE支持的中国企业集中于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合计融资13.42亿美元。尽管融资额不及海外,但上市企业数量则较海外多出11家。
不仅如此,境内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为其投资机构带来的投资回报也高于海外上市,2008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中国企业为其投资机构带来了5.50倍的平均投资回报,而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为其投资机构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仅为2.88倍。而随着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中有关PE、VC限售期缩短的利好影响,以后的退出环境将更加宽松。
PE 、VC募资逆市剧增
不过,境内外首发融资渠道趋冷的态势,并未阻挡PE、VC行业的火爆,2008年可投资中国区的PE和VC募资双双出现巨幅增长。
清科集团的报告显示,2008年,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PE募资较之2007年呈持续增长态势。该年度共有51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亚洲PE完成募集,募资总额达611.54亿美元,新募基金数较上年度减少了13只,但新募资本则比2007年高出71.9%,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VC募资方面,据清科调查,2008年中国VC数和募资额再创历史新高,81家中外VC机构新募集116只基金,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达73.10亿美元。新募基金数较2007年增加了一倍,新募资金较2007年增加了33.3%。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中国VC市场仍保持了如此的活跃度和吸引力,表明境内外投资对中国市场依旧看好。
在VC、PE募资剧增的同时,人民币基金异军突起,成为PE、VC市场的一颗的明星。在新设51只可投资中国大陆的PE中,以美元募集的基金有30只,以人民币募集的基金有20只。其中,30只美元基金募资总额为394.79亿美元,占募资总额的64.6%,平均每只基金的募资额为13.1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