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受压SEC监管风暴 赴美上市陷低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 09:02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在媒体围猎的放大效应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中国赴美上市企业的调查,已经让中国企业的“赴美”热情降至低点。

  来自清科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月份,仅有2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分别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合计融资额仅0.62亿美元;而中国企业最为热衷的“APO”(即融资型反向收购,类似于A股的借壳上市)也在谷底期徘徊。

  “我们希望接下来的两三个月,这种趋势(指APO低迷)会出现一个反弹。”一名专门从事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和华尔街上市的中介人士向早报记者说道。

  据他表述,由于SEC对中国企业发起的大规模财务造假调查,使得一些帮助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中介机构,包括投行、财务、法律、咨询机构,都暂时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他们等待的是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态度的明朗化。”

  而就在近日由美国投资银行罗德曼主办的投资市场年会上,记者交流之后发现,除了中介机构外,与会者中,已在美国上市企业、拟赴美上市企业以及风险投资人占据多数。但相比前两年拟上市企业蜂拥而至的情况,此次参会群体中,已上市企业不在少数,且其中大多为在OTCBB(即柜台交易的初级报价形式,俗称粉红单市场)的上市企业。

  一家与会企业负责人向早报记者直言,他们自2008年已通过APO形式登陆OTCBB,“但除了上市时的融资外,在至今的3年间没有在这个市场上进行过再融资。”他称,资金的制约也使得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近期内升板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由此他坦言,正在寻求一些解决之道,“比如股权转让”。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