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浩
上个月,位于成都玉林生活广场的陶然居风味店关门歇业,作为盘踞在川菜腹地渝派川菜巨头,陶然居此举立刻引起了当地媒体的猜测,“经营不善”“撤离成都 ”……谁也没想到,会从严琦口中得到这样的回答:“地方太小,我要投资3000万,开会馆”。“破而后立”,金融危机下,这一招着实让人感到吃惊。
“人总是要吃饭,金融危机是个发展的好时机”,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念头,升级、调整、上市,这一切,正在陶然居内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严琦心里,目标只有一个,突破行业局限,让陶然居成为中国企业500强。
变身 陶然居要全国建会馆
早上九点,在南方花园临街四楼的办公室里,严琦就已经坐在办公室里了,办公室门口七七八八站满了前来洽谈的人员。严琦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重庆汽博中心陶然居的第三家会馆级门店投资2000多万元,4000多平米的两江会馆将开业;今年年内,投资3000万,至少3000平米的成都陶然会馆即将亮相;明年年初,北京重庆会馆也将登场……陶然居要升级,在严琦的心里非常清楚,大众消费市场已经饱和,如果不升级,以前的中高端资源也将流失,所以瞄准中高端商务宴请的会馆开始出现,在严琦的计划里,“以后有陶然居的地方就有重庆会馆”。
让陶然居升级,更多的是严琦跳出辣子田螺、芋儿鸡这两项众人长久以来为陶然居定性的一种策略,借助会馆,找寻利润点更高的新市场。
“你不是靠一道创新菜打天下吗?当这道菜遍及大街小巷的时候,你的天下就塌了大半——歌乐山辣子鸡一条街和南山泉水鸡一条街的江山,就是这样被夺走的。 ”卖鸡卖田螺,陶然居当年的成名菜,现在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大众餐饮已经开始饱和,严琦敏锐地意识到危机的逼近。她甚至认为,媒体送给自己的“田螺姑娘” 封号,事实上给陶然居品牌造成了负效应。“如果再不走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自我封闭,陶然居可能成也田螺,败也田螺,沦为低端餐饮的代名词,死在同质化竞争的价格大战中”。严琦的谋划,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在金融危机当口,陶然古镇、陶然素食阁、新农村生态酒店、陶然会馆、重庆会馆的门庭若市的场面羡煞几多同行。
实际上,记者见到严琦时,也被她本人的改变所惊叹,以前略显丰满以成熟职业扮相示人的严琦,在经过一番自我修炼后,竟然日渐清瘦,超短裙黑丝袜的装扮,自是另外一番味道。
上市 担心运行僵化 拒绝风投
餐饮企业引入风投,启动上市计划,在重庆的餐饮业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是作为重庆本土的中餐大佬,陶然居也最早在前年就提出了上市的口号,但却迟迟没有看到陶然居和任何一家风投或者私募基金合作的消息。
实际上,在陶然居内部为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财务梳理都已经开始进行了,有的甚至已经完成,但对于合作者,却迟迟未见露面,“不是没有,很多,但风投不适合我们”,严琦当场向记者展示了好几个基金公司邀约的短信,“这样的起码有二三十家”。
严琦说,“我严琦可以这么说,两年内陶然居必将上市”,可以看出,在严琦的心里,目标很明确,陶然居最终是要上市,但是自己是做实业的,基金公司是做金融的,大家的利益着眼点并不一致,“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长期合作发展的战略伙伴,但是基金公司并不是”,对此严琦看得很理智。
再则,严琦同样也看到了引入风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由于与风投合作后,所有的投资都将流程化,发展会比较僵硬地桎梏在既有的框架里,“有了机会,却不能马上抓住,这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10年前,是为钱做事,现在我已经把餐饮当作自己的事业了,所以我的处理将更加谨慎”,成为中国企业500强,是陶然居上市后的首要目标。
团队 我就是最大的策划家
实际上,随着重庆餐饮业的发展,行业内不少企业都开始陆陆续续引入了职业经理人,老板放手,让职业经理人打造全新的团队,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偏偏在陶然居,依然由当初白市驿发家时候的“无敌三人组”——董事长严琦、总经理杜康伟、行政总厨陈晓斌,这个坚挺了10余年的组合在支撑。
随着陶然居规模的扩大,如何在不引入外力的情况下,驾驭这么大的产业,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在严琦心里,自有一套理念,“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更多的就是策划,陶然居从1995年发展到现在,我就是最大的策划家,没有人比我更能够胜任,所以没有这个必要,我一有了什么新点子,我就直接给陈晓斌说,新菜就这么出来了。”
“能力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对于空降高层管理者,严琦的心里存在相当的顾忌,她更偏爱的是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目前,她正在借着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形势,引入大学生,为陶然居内部换血升级,“前不久才来了30几个,我们正在和大学合作,给大学下人才订单”。
投资打算
“我不会去养猪”
作为餐饮企业,对农产品的依赖相当之大,每年陶然居田螺达2800多吨、老腊肉300多吨、板鸭100多万只、黄瓜干200多吨、芋儿2500吨、土鸡 1500多吨、干海椒900多吨、花椒100多吨……这样的数据令人咋舌,自身需求如此之众,业界看好农产品市场,房地产老板投资养猪的背景下,严琦依然坚持着向农户下“订单”的合作方式,“我不会直接去养猪”。
精明的严琦看来,要她来投资肯定是利用陶然居的品牌影响作农副产品深加工,用贴牌的方式,降低自身的风险,并且拓展了市场。
“我做事情很专注,所有的事情都会考虑到能否利用到成熟的资源”,严琦表示,已经成熟的资源会让新的投资事半功倍,风险大幅度降低,而陌生行业,就会出现相当多的不可预测因素,自身难以控制。
记者手记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个体、公司、企业的发展历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陶然居却似乎并没有按照规律来。团队、职业经理人、风投……在众多餐饮企业踩着规律前行的时候,严琦为陶然居带来的投资、管理理念,在很多企业家看来,都不那么合拍的,但是从陶然居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得不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金融危机不一定要躲、上市不一定要选风投、管理不一定需要职业经理人……严琦的不走寻常路告诉我们其实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记者 陈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