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Venture北京时间5月19日消息,随着2005年央行加息周期的开始,对于热钱涌入的控制开始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基金应运而生。资本走出去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外资PE纷纷设立人民币基金。
大摩首只人民币基金计划募集15亿
5月18日下午,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与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摩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权,杭州工商信托持有余下股权。该合资公司将会成为大摩在中国境内进行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的管理公司,并且正在筹划为其首个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开始募集资金,初步募集目标为15亿元人民币。
高盛首支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50亿元
高盛计划在中国募集一只总规模为50亿元的人民币私募股权(PE)基金,5月12日高盛已经和北京市政府签订了相关协议。北京市政府将成为这只基金的首位投资者。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与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将共同出资,总金额约为10亿元。这一出资安排与当年凯雷与北京合作发起设立人民币基金时相似。
凯雷人民币基金二期32亿到位
2010年1月12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与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凯雷投资集团正式签署设立人民币基金事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凯雷将在北京设立人民币基金,对较大的成长型企业进行投资。这也是凯雷集团在华的首个人民币PE基金,其规模为50亿元。5月18日,凯雷投资集团在北京设立的人民币基金第二期募资完毕,募资总额达32亿人民币。
黑石宣布完成50亿元人民币基金首轮募集
2011年4月15日,黑石宣布完成人民币基金(the Shanghai Blackstone Equity Investment Partnership)的首轮募集。该基金受到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一些国内大型企业的支持,目标规模为50亿元,投资阶段主要是PE-Growth。
人民币基金竞争白热化或将提前到来
与人民币基金相比,传统的外资基金缺点明显。首先是外汇进出难题,往往出现一单收购中,外资基金还在进行外汇流程,本地资本操作便利,可能已经把物业买下了;其次是人民币本身升值的优势。此外,外资机构即使介入人民币基金,但其操作方式和投资理念还需要调整,目前还是无法跟上国内投资者更为本土化的灵活运作。随着各路资本雀雀欲试人民币基金,外资机构与国内机构竞争将更激烈,机遇和挑战将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