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放眼家居投资
陈晓与黄光裕的PK尘埃落定,尽管陈晓悲剧了,但现在他选择了另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
有消息人士透露,陈晓对家居行业非常看好,已成立一家家居用品连锁公司,主要从事家居用品、饰品的零售和贸易,并将通过与相关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销售家居饰品、用品,立足国内零售市场,目标成为中国家居用品、饰品的领头羊。
据悉,陈晓的新公司将于今年5月份正式开业,地址在宝山区大华路352号地下一层。前不久,该公司还在上海闸北职业介绍所招兵买马。
不仅如此,陈晓在做家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2005年,一家从事系统家电专业销售,名为“上海永乐楼宇设备有限公司”的企业以5000玩远的资金正式成立,陈晓作为其中的高管之一。继该公司扩张后,旗下已拥有上海永乐楼宇设备工程、上海永乐楼宇设备销售、上海永居装饰、上海永居家庭装饰、上海永居装潢、上海永乐照明等7家子公司。
2006年,永乐当年的管理层陈晓等人就接手了上述7家公司出售的股权,交易价格约7029万元,陈晓等人还承担其中两家附属子公司大约4950万元的负债。
但话说回来,事实上,陈晓也并非是首个从3C连锁零售行业变身投资人的家电渠道大佬。
国美电器新掌门张大中当年卖掉大中电器后,2006年创立大中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侧重金融证券、商业连锁、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投资。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健国在卖掉公司后,也联手马云、史玉柱等人发起创立了云锋基金。而且,2009年,汪健国也已经创立“好享家”品牌,进军家居市场。而张近东、黄光裕创立的苏宁、国美,更是早在多年前便已涉猎多元业务。
杨浩涌乐观看“赶集”
企业筹划上市过程中遇到磕碰总会让人郁闷,但因家庭问题影响上市计划的赶集网CEO杨浩涌却依然持乐观态度。最近他表示,赶集网将在2011年底就可以做到上市规模,至于安排上市的时间表尚还处于保密状态。
杨浩涌认为,目前二级市场与公开市场融资的差不多,4月份会有新的融资计划,但不肯透露融资具体细节,只表示投资方是投资界的第一品牌,融资规模不亚于小规模上市,而且是有新的融资方进入。
此外他还透露了赶集员工持股状况:加入赶集2到3年的员工都会获得股权奖励,“其中部分核心员工的股权利益将价值几百万美元”。他甚至乐观的估计,赶集上市后制造的千万富翁可能比优酷的还要多。
至于赶集网也凑热闹地推出团购频道,杨浩涌也表示看好,他认为赶集的团购不会亏钱去买用户,因为赶集本身用户已足够多。另外,“赶集看到的是本地生活服务商家的推广需求,团购只是其中一部分,将来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整合营销方案。他强调赶集网暂时没有进入电子商务行业的打算。”
赵本山顿悟到钱的出路
一系列影视制作大鳄也纷纷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为上市做准备。 然而在上市圈钱的阵阵硝烟中,独独缺少了本山传媒这个庞大的身影。
事实上,本山传媒曾为上市做过准备,全国8家刘老根大舞台每年能给本山传媒带来的票房收入是两个亿。但赵本山当时认为,本山传媒不差钱,募集资金上市后不知道怎么花。
有业内分析人士估算,如果本山传媒上市,凭借着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和赵本山以及旗下弟子的无形价值,本山传媒的市值有成为中国民营文化产业第一股的可能性。
另外,本山传媒一旦上市,估值也相当可观。“一般公司上市估值会比较同类型公司,本山传媒和华策影视、华谊兄弟这两家国内上市的文化产业比较相似。”分析人士称,“虽然没有看到公司的报表,不过从公开的信息中查询可以预估每年本山传媒的净利润会达到3亿-5亿元,乘上30倍的市盈率,本山传媒上市后的总市值应该在90亿-150亿元之间。”
然而一直以来,本山传媒的上市工作仍旧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但如今,有一个愿望的种子已经在赵本山的心中开始发芽,他终于知道如果上市,他的钱该怎么花了。那就是建设院线(同一机构或者组织拥有多家电影院,并对其实行统一管理的体系),让东北二、三线城市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电影看。
赵本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两件事是将来本山传媒最有可能发展的方向,也只有建设院线时,本山传媒才会上市,向公众募集资金。
赵本山公司的上市或许是为了传承百年,对于他而言,盖世英雄迟早会有迟暮的一天——当本山大叔 “退休”、而小沈阳们又不具备接过“独孤氏”大旗的能力,这个时候,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管理方式可能就会成为稳定的核心力。
海航欲为IPO“加码”
近日有消息称,海航集团、大新华投资与汉鼎亚太基金昨日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计划共同成立一支5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主要投资于物流、服务及消费行业。这不禁让人又会联想到海航上市的计划。
就在半个月前,海航旗下的香港航空就宣布计划明年登陆港股市场。曾有知情人士透露,海航集团旗下航空资产如果一切顺利,很可能于2011年赴港整体上市。据悉,海航集团的融资团队已经兵分两路,财务公司启动私募融资,投行部门启动红筹上市工作。航空板块的业务整合也在积极推进中,正在对支线航空的资产进行评估。
此次与大新华物流在项目资源、投资管理方面的合作,加上汉鼎亚太的基金管理团队,我们不难看出,海航集团大概又是为上市加足底气。(作者: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