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易斐
说到投资高手,一般人会想到谁呢?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最牛散户刘芳、黄木顺?泰康人寿进取型账户?其实在资本市场有一个群体一贯保持低调,闷头发大财,他们就是从不在二级市场兴风作浪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随着新股扩容的加速与上市首日的精彩表现,“暴利”的私募股权投资成为普通股民艳羡的对象。
9月1日,天齐锂业、金利科技、海格通信3只新股上市。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其中天齐锂业与金利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中,早有PE潜伏其中。以金利科技为例,专注于对外投资的萨摩亚SONEM INC、萨摩亚FIRSTEXINC、富兰德林、昆山吉立达投资分别持有9000万股、850万股、100万股、50万股。以金利科技15.5元的发行价计,4机构4年间投资收益率18.38倍,远超王亚伟旗下华夏大盘5年11.25倍的收益率。
然而这只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个缩影。据深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创业板共有90家公司挂牌上市,有59家公司在IPO前获得了风险投资,占比达65%。这59家风投的平均回报率在14.16倍。
虽然PE回报惊人,但想参与其却是难度颇高。参与到PE投资当中有两条路可走:自己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成为管理者,或者在PE募资时投入资金,前者需要资金管理运作能力,后者需要较高的资金储备。
一般投资者都是通过投入资金给PE,来间接分享私募股权投资的收益。不过,PE在募集资金时对认购人有较高要求。根据募集规模,投资公司对投资人的出资底线要求不一,有千万以上的,也有三五百万的,门槛都不低。
除了对投资额有要求外,投资公司还会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私募股权投资有很大风险,所以即使有投资者能凑足最低投资额,但如果这个出资额来自于他的全部资产,我们也不接受这样的投资。同时PE都有一定的存续期,一般在7年左右,在存续期间投资者不能将自己的资金赎回,所以投资者投入PE 的资金应该是他的一部分,而不能是全部资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江浙及广东的民营经济发达,此三地的PE由于“不差钱”,在选择客户时有底气挑三拣四,所以投资者要想参与到PE的募资中去多需要熟人“引荐”。
投资公司要募资时,会先从熟人发动起。仅靠熟人无法完成募资规模时,才会对外,而这种对外也并非完全公开,是让熟人的熟人参与进来。投资公司的客户更多地是靠私人关系参与进去的,对于无熟人关系的普通投资者可将资金托管给信托公司,通过信托公司投资PE,更加间接地分享私募股权投资的收益。
不过,即使是熟人,也并非随时都有投资机会。投资公司的募资需求并不是随时存在的,而是要等到公司的前一批募集到的资金花出去后才会启动下一批募资。而为了确保较高的投资收益,投资公司需花费较长时间寻找好的投资项目,因此这也决定了普通投资者即使具备雄厚资金实力,想凑巧赶上投资公司的募资搭上PE的顺风车还需要运气的成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