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私募股权基金与银行私人银行部门的合作正渐入佳境。借助私人银行庞大的客户群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进度明显加快。
记者从普凯投资获悉,该公司旗下的两只人民币基金已经募集完毕。据悉,通过一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渠道,在短短1个月内这两只人民币基金募资额就达到了12亿元。
与此类似,德同资本新近成立的一只人民币基金10亿元的募资额中约有三成的资金也是通过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渠道募得。此外,上海中科招商投资也对记者表示,该公司正与某银行洽谈合作事宜。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私募通过银行渠道可以获得大量高端客户,而银行作为中介也直接参与利润分成,双方之间的合作可实现双赢。据他了解,目前已经有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的私人银行部门都与创投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述人士同时介绍说,从他个人的接触来看,个人投资人多表示喜欢“短平快”式投资,即投资时间短、风险度平稳,收回本金快,这点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听到的最多问题是,有没有短期内上市的项目、最迟多少年就能拿回本金等等。”
不过,该人士也认为,通过银行渠道发行仍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发布的报告则认为,鉴于银行的公信力,私募股权机构通过银行与其掌握的高端个人客户接触,可以减少沟通及信任成本,而不少银行的私人银行部也开始探索或直接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相关业务,这也将令市场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资金渠道的拓宽将极大推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