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百胜投资4.9亿港元大举购入小肥羊两成股权,虽然双方强调这一决定只是属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层面,但同业投资这一新鲜事,仍然引发热议。
文/表 本报记者 刘俊
和众多本土餐饮业面临的难题一样,行业大多在改善运营效率上大费周章,在连锁餐饮领域,复制“洋快餐”经验,小肥羊、真功夫都有这样的案例。
由于起步晚,中式连锁餐饮大多是区域性分布,小肥羊四成的店集中在北方。野村证券认为,以后在选址谈判上小肥羊如果带上百胜,将在店面租金讨价还价上增加优势。
在没有建立起中央采购系统,餐饮的成本和质量都难以控制。即使是小肥羊,中央采购也仅限于羊肉部分。尽管在回复本报对此提问时,百胜谨慎说“我们在小肥羊的角色是提供建议和咨询,不会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不过野村证券分析,仍存在把小肥羊也纳入原料采购和物流系统的可能。
记者留意到,尽管摊子涉及肯德基、必胜客等门店,“百胜+小肥羊”仍只有2%的份额,明显碎片化。
昨日,一名曾引入多家知名国际餐饮品牌的职业经理人对本报说,一方面,洋餐饮眼看中餐市场巨大,自己经营又总是摸不着门道;另一方面,对于本土餐饮品牌,让外资进入除了提高消费信心外,还有包括拉升股价,为日后套现创造机会的作用。“所以,引入外资参股很容易理解。”
当然,要吸引同业外资投入,门槛总是不低。即使是眼下花掉4.9亿港元的百胜也表示,“百胜对资本运作非常谨慎,有足够时间了解全部情况后才作此决策”。可见作出参股决定,似乎并不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