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胡冠中 发自上海
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长袖善舞的“复星系”也在不断扩张,最近又频频在二级市场买股,中成药制药企业——同济堂药业便是其重要目标。
昨日,复星医药(600196,SH)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复星实业再次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同济堂药业股份,目前持股数占同济堂药业普通股总数的13.18%。
业界纷纷猜测,作为“复星系”实际控制人的郭广昌,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有分析认为,“复星系”此次举牌名为投资,实为迫使同济堂药业退市,从而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
8次发布购股公告
“复星系”对同济堂药业的追逐可谓持之以恒,从去年10月第一次持股同济堂药业以来,先后共8次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同济堂药业股份,持股比例在不断增加。
根据复星医药昨日发布的公告,截至当地时间2009年1月26日纽交所收市,上市公司下属控股公司复星实业以累计1408.28万美元,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同济堂药业共计445.91万ADS(ADS即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1个单位的ADS代表4股普通股),折合普通股1783.63万股,占后者普通股总数的13.18%。
其中,纽约当地时间2009年1月7日至26日期间,复星实业以97.44万美元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同济堂药业共计37.66万ADS,折合普通股150.62万股。
早在2008年10月16日,复星实业便开始对同济堂药业进行股权收购。当天,复星实业以自有资金742.06万美元,从二级市场购入同济堂药业726.32万股。当时同济堂药业的股价在1.02美元/股左右。此后,随着同济堂股价的继续下跌,复星系加快了收购步伐。
据记者统计,复星医药在之后的2008年11月1日、11月19日、12月11日、12月20日和2009年1月5日、1月6日以及2月3日,先后发布公告,披露了复星实业的收购消息。
昨日记者致电复星医药,该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现在不方便透露。”
欲逼宫退市?
复星医药表示,公司购入同济堂药业股票意在投资。复星实业将综合同济堂药业的股价水平、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业务发展前景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等因素,对所持有的同济堂药业股份和投票权作出评估。复星实业还可能会继续为投资目的而持有同济堂药业发行在外的ADS,通过公开市场或协议转让方式,增持或出售同济堂药业发行在外的ADS或普通股。
同济堂药业执行董事陈永存则表示,对于复星医药的目的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看到了公告上的声明,“可能是投资为目的”。
一位长期关注复星医药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从复星医药持续购买同济堂的股票来分析,“复星医药很有可能是想通过回购使同济堂退市,从而回归A股,然后通过二者的合作,复星医药实现旗下的中药资产上市。”
据了解,目前复星医药旗下已经拥有广西柳州花红药业、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湖州复星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块中药类医药资产。如能与同济堂进行资产整合再打包上市,对完善复星系的产业链大有帮助。“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复星医药已经处于不败之地,这一票买卖非常划算。”
资料显示,同济堂药业的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主要办公地在深圳,于2007年在纽交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为“TCM”。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种植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产品“仙灵骨葆胶囊”填补了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空白。
根据同济堂药业2007年年报和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总资产为人民币14.94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23.6583亿元,200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96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712亿元;截至2008年9月30日,同济堂药业的总资产为人民币16.1537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2.3608亿元,2008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3583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696万元。
据了解,2007年同济堂药业选择登陆纽交所,目的就是想将重要产品“仙灵骨葆胶囊”推广到美国市场。但美国投资者对中药并不了解,公司的市场开拓遭遇“滑铁卢”。
一位长期关注复星医药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从复星医药持续购买同济堂的股票来分析,“复星医药很有可能是想通过回购使同济堂退市,从而回归A股,然后通过二者的合作,复星医药实现旗下的中药资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