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个月前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医疗事故,将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5月22日至28日,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后有6名患者意外死亡,几名患者生前都曾注射过由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博雅)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为20070514,规格为5%2.5g。
此时,距江西博雅接受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1.02亿元投资刚刚5个月时间。
事发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卫生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生产企业、流通环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调查。
近日,记者致电江西博雅,对方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一切还在调查当中。
“对企业上市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也没想那么急,现在就想把企业调整好,使整个管理、内部程序都上一个台阶,但是现在这个时间还没给我们就出了问题。”高特佳副总裁梁炎夫无奈地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江西博雅,高特佳把自己视为战略投资者,“我们选择进驻这个产业,是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平台来做的,我们要把它作为我们的核心产业,持续提升它。”
2007年12月中旬,高特佳出资1.02亿元,收购江西博雅85%的股权。
通过业内一些专家,高特佳知道了江西博雅。
出于自身的考虑,江西博雅的股东南昌合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完全退出,江西新兴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有出让小部分股权的打算。
“我们接触这个项目(江西博雅)大概也就一个多月。”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007年9-10月份高特佳与江西博雅第一次探讨的投资意向,双方在估值上没什么分歧,接下来就是技术问题了。
其实,这已是高特佳投资的第二家血液制品企业,2006年7月,高特佳投资了“湖南景达”,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从接触到投资,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高特佳与江西博雅“闪电结婚”。
据内部人士透露,在投资江西博雅之前,高特佳的一位医学博士研究员曾提示过这个项目的风险。据说,这位医学博士还很认真地去调查了博雅的生产流程、监制流程是不是与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良好药品生产规范》)流程完全一致。最后,他的判断结果是,基本没有问题。
其实,高特佳对于江西博雅这个项目的喜爱跟博雅所在的行业密不可分。
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受我国政府部门特殊监管。目前,国家对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企业的数量控制非常严格,“基本上不会再批新的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企业”。另外,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从1986年1月起,国内开始禁止进口除人血白蛋白之外的任何血液制品。
国内共有血液制品企业33家。再将江西博雅揽入怀中,高特佳就在这个近乎“垄断”的行业里拥有2颗棋子。
“通过投资(湖南景达)更了解了这个行业,可以说对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熟悉,也熟悉了行业里的一些人”,蔡达建认为,这样“有些投资机会一旦符合我们的目标,我们会反应很快,因为不需要再去做很详细的尽职调查了,都在一个行业里,大家也比较熟悉。”